原子核有结构吗?

〇.引言

从初中开始,我们就被告知原子具有这样的结构:而带负电的电子则在核外进行着稀奇古怪的运动,而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则聚成一团,乖巧地待在中央。

到了高中,我们进一步理解了电子的壳层模型,惊讶于如此简洁的电子模型竟可以构建起复杂键价理论,惊讶于电子的简单变化竟可以创造出如此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。与之相比,原子核便显得有些无趣了。中子和质子缩成一团,均匀而缺乏层次(至少在许多科普插图中是如此)。电子是活泼的,在各种化学反应中总是从一个原子身边跳到另一个原子身边,而通过对这种过程的研究,我们也得以加深对电子的理解。与之相比,原子核便显得高冷许多,只有在核反应中才会发生变化。而核反应,例如裂变、天然衰变,往往条件苛刻,很少发生。这也让我们对原子核知之甚少,如同面对一位深居简出的大人物。

如果你对原子核的”一团浆糊“模型感到不满意,一个自然的问题便是,原子核是否有结构?如果有,是什么样的?这种结构是如何导致神秘的核反应发生的呢?进一步地,原子核是否也像核外电子一样,有可能有丰富多彩的能级呢?如果有,那为什么我们平常没有观测到呢?这便是下面将要回答的问题。

一.深藏不露的原子核

具体介绍原子核的内部结构之前,我们先要回答的问题是:为什么我们平时看到的、了解到的原子核现象这么少?我想给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:

一是能级太高。为了让读者对这一问题能有直观理解,我们先从主导化学反应的核外电子讲起。

对氢原子的核外电子,其实我们可以解出其波函数,并进一步给出核外电子的能级:

这告诉我们,氢原子核外电子的基态能量(最低能量,即$n=1$时)是:

这个结果的物理意义是,对于$1\mathrm{mol}$的氢原子,要将其核外电子全部电离,需要$1310kJ$的能量。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?

  • 如果用热力学的方法进行换算,这么多能量差不多相当于物体处于一万度以上时,每个原子才能具有的内能!与之相比,主导物态变化的范德华力(分子间作用力)往往只有$10\ \mathrm{kJ/mol}$每量级,差不多相当于物体在一百度上下时每个分子具有的内能;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腾云覆雨、物态变化的原因。

  • 对于化合键中的极强者,如氢-氧键,其键能只有$464\ \mathrm{kJ/mol}$,即分解一摩尔氢氧键需要$464\ kJ$能量。这导致由氢氧键结合的水分子极其稳定,即使在$1000$度以上的高温也很少分解。因此,一般来说,化学反应比物态变化要发生得少得多、慢得多,因为需要更高的能量。

原子核的能级一般在什么量级呢?答案是:对于稳定的核素,$\sim10\mathrm{MeV}$.其中,M表示”百万“,即一千万$eV$,比氢原子的能级还要高出一百万 倍!这意味着原子核需要极极极高的能量才能发生反应,条件极其苛刻,因此很少被看到。只有非常不稳定的原子核,例如放射性重核,才能在自发地裂变;又或者是非常极端的高温下,如温度高达几百亿度的太阳中心,原子核真的有那么多内能来提供核反应,于是才发生了核聚变反应。

作用力 能量 等价于多少温度时物体具有的能量? 主导的作用
范德华力 $\sim10\mathrm{kJ/mol}$ $\sim 100^\circ \mathrm{C}$ 物态变化(蒸发,凝结等)
化合键 $100\sim500\mathrm{kJ/mol}$ $\sim1000^\circ \mathrm{C}$ 化学反应
电子能级 $\sim10\mathrm{eV}, \sim1000\mathrm{kJ/mol}$ $\sim10000^\circ \mathrm{C}$ 原子电离,极其高能的化学反应
核能级 $>50\mathrm{MeV}$ $\sim10000000^\circ \mathrm{C}$ 核反应,例如太阳核心的轻核聚变

二是太难计算。曾有人调侃物理学家:

他们知道关于一、二和无穷多的一切,在二和无穷之间,他们便一无所知了。

这句话的意思是,物理学家能精确求解一个或两个物体的运动状态,对于无穷多个物体倒也能通过平均的方法处理;但是对于物体数量大于二,却又不是充分大(从而平均处理时误差会比较大)的多体系统(例如,三体问题),他们便完全没有办法精确处理了。

原子物理中亦是如此。对于简单(质子和电子组成的两体系统)的氢原子,在忽略了电子自旋和亿些其它因素之后,物理学家还是设法求出了其波函数,其表达式看上去已经非常疯狂了:

其中的$L,P$代表两个稀奇古怪的多项式(“拉盖尔多项式”和“连带勒让德多项式”)。而将上式画图,我们就能得到我们高中时熟悉的电子云图:


氢原子电子云

好吧,我承认我写出这个式子多少有点吓唬人的想法,但我的目的确实如此,即,让读者认识到求解量子力学问题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。

不幸的是,原子核比氢原子复杂得多。原子核往往由一大团质子和中子组成,通过强相互作用黏合在一起——这是一种比粘合氢原子的库仑力还要复杂得多的相互作用。这个体系求不出精确解,而且,由于核子数量众多,即使是在计算机如此发达的今天,许多时候数值解也非常难求。几十年来,提出了各种近似模型来试图解决这一问题;事实上,在物理学院专门有一门课《量子多体》,就是教授处理类似问题的方法的。

没有简洁清晰的结果,就意味着难以形成公认的规范、也难以向大众进行科普——例如,没有被写进中学的教科书。我想,这则是原子核的结构很少被大众了解的另一个重要原因。

二.原子核结构初探

到了这里,我们终于开始正式介绍核模型了。前面说过,物理学家只会处理$N=1,2,+\infty$的系统。于是,面对原子核这样一个复杂的多体系统,物理学家们便开始疯狂的近似,直到他们能处理为止。

其中最疯狂的近似,无疑是气体模型,即忽略核子(中子和质子)间所有的相互作用,把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看成是一团软绵绵的气体,在球状的原子核“容器”中运动。离谱的是,在进行了如此夸张的简化之后,这一模型竟还是能解释一些现象。

具体来说,气体模型认为每个核子受其余核子形成的总势场作用,每个核子都处在这一势阱之中。外围高高的势阱就好像无法跨越的高墙,将核子围在了里面,从而起到了“容器”的作用。势阱之内,核子则能自由运动。气体模型成功之处,在于它可以证明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的核最稳定——这与事实是基本相符的。此外,用气体模型计算出的核势阱深度约为$-50\mathrm{MeV}$(还记得之前提到的核能级量级吗?),与实验结果接近。不过近似总是有代价的,这一模型过于简单,难以解释后来发现的许多新事实。

如果考虑强相互作用,进行一系列简化,则可以得到一个稍好一些的模型——液滴模型实验发现,原子核的体积正比于核子数,就好像核子有固定的体积、不可压缩一样(这是液体的典型性质)。另一方面,由于强相互作用力力程很短,核子的大小又差不多,于是便出现了这样的怪事:核子们挤在一起、一个个紧挨着;而每个核子几乎只能受到围绕在周围一圈的核子的相互作用,源头更远的强相互作用因为衰减太快而变得很弱。这样一来,核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就好像液体中分子间的范德华力,只和周围的单位有相互作用。将核子比作液体进行处理,这种模型叫液滴模型


液滴模型示意图

虽然比气体模型进了一步,但液滴模型仍然眉毛胡子一把抓,把所有核子同等对待。有没有更精细(delicate)一些的模型呢?答案是肯定的。

科学家们发现,当质子数Z和中子数 N 分别等于下列数(称作幻数):2、8、20、28、50、82、126 之一时,原子核特别稳定。这与核外电子的行为模式有些相似,即电子满壳层时特别稳定。这不禁让人联想:原子核中的核子是否也和核外电子一样,具有壳层结构呢?某个核子壳被填满时,核便特别稳定。

于是就真有物理学家这么做了。M. G. Mayer和J. H. D. Jensen在1949年提出了壳层模型(shell model)。在经过了复杂的计算,并考虑了一些奇怪的相对论量子效应(准确来说,自旋-轨道耦合)之后,物理学家们给出了每一个核子所能处在的态及其对应的能级:


壳层模型能级

其中,每一条横线对应一个核子可以处在的,从下到上能量依次增高,类似电子轨道。可以看到,在前2、8、20、50、82、126、184态和它们的上一个态之间,有一个很大的能级差,我称之为能级裂谷。处在裂谷下岸的核子难以跨过裂谷跃迁到高能级。满壳层的核(又称”幻核“),核子刚好挤满了某个裂谷的下岸,难以向上跃迁,显得稳定。另一方面,处在能级裂谷之上的原子核能量很高,容易发生反应跌落到低能级上。这样一来一去,就给出了幻核特别稳定的结果,成功解释了现象。

换一个角度来看,裂谷之间考得较紧的能级组,构成了核的每一个”壳层“,当壳层被填满时核便特别稳定,这也是”壳层模型“这一名称的由来原因之一。事实上,填充在某个壳层的核子,真的表现得像球壳一样:它们在核中近似地占据一层球壳空间,壳层填满时原子核接近球形,而壳层只填了一半时则会让球壳一边厚一边薄,使得原子核变成一头重一头轻的椭球形。


研究人员计算的重核中的核子密度分布。左侧是中子密度,右侧是质子密度。单位是费米($\mathrm{fm}$),$1\mathrm{fm}=10^{-15}\mathrm{m}$.

到了这里,我想大家可能发现,在这么多模型中,大家都叫”XX模型“,而不是”XX理论“。一般来说,”理论“是指精确而成熟的物理理论,要求从原理出发导出结果,可以给出细致的物理图像。例如”玻尔的氢原子理论“,可以精确地给出核外电子的轨道半径。而”模型“则是指通过数学进行建模、抽象、演绎,然后唯象而近似地对客体进行描述。很不幸,原子核的复杂程度令物理学家们无法直接攻破,只好用各种方式近似,并给出一个”还算令人满意“的模型,也就是前述的气体模型、液滴模型和壳层模型。

不幸的是,即使是复杂的壳层模型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,用物理学家的话来说,就是:

电四极矩的预计与实验值相差甚大,对核能级之间的跃迁速率的计算也大大低于实验值.

唔…这些晦涩的术语我不打算解释了,最后的结局是物理学家们提出了新的“集体运动”模型。将壳层模型和集体模型综合起来,你就得到了现代物理理解原子核最成功的模型,可以很好地解释大部分现象。

壳层模型认为,每个核子填充一个能级,核子之间没什么相互作用——就好像一座高楼中的单人住户一样,自己管自己。但事实上,原子核是一个整体,就如同一个几十个人组成的班级一样,核子之间有着相互作用,是一个整体。考虑这种相互作用给原子核带来的整体形变(转动、振动等),就得到了集体运动模型。集体模型中,最外层壳层只填满了一半的核会因为核子相互作用而偏离球形、变成椭球形;而一旦变成了椭球形,核整体就有了电四极矩,而且可以转动;而转动就会带来不同的转动能级(这是一个量子力学效应)。对于靠近满壳层的球形核来说,则可能发生表面的上下浮动,产生振动能级(也是一个量子力学效应)。这给核的带来了更丰富的能级,能解释更多的现象,同时也让它更复杂了。


球形核的表面振动

你也许会问,既然最外层的核子会对内部的核子壳层有影响从而改变壳层形状,那么,我们高中学过的核外电子体系有没有类似的效应呢?答案是有的,这种理论叫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(VSPER),描述了最外层的电子如何改变电子云的形状——可以很好的解释一些分子的电子云取向和分子构型,在化学竞赛中有重要的应用,嗯…高中课内不讲也许是因为太难了。


到了这里,我对原子核结构的介绍就结束了。很惊讶,是不是?本以为一团浆糊一样的原子核,竟然也有如此丰富而复杂的结构,其能级结构比核外电子复杂得多。很可惜,原子核,不像核外电子一样能给出一个清晰简洁的结构,因为原子核实在是太复杂了。而且由于原子核的能级总是很高($\sim\mathrm{MeV}$),现实生活中也很少看到核反应。

即使面对这样的复杂性,科学家们也没有放弃。一代又一代的物理学家们前赴后继,不断地完善模型。气体模型,液滴模型,壳层模型…一个个理论在成功与失败之间螺旋上升、徐徐前行,才有了今天人类对原子核的理解。

作者

IcyChlorine

发布于

2021-06-12

更新于

2021-07-18

许可协议

评论

You forgot to set the shortname for Disqus. Please set it in _config.yml.